從軍工六性看軍民融合的意義
瀏覽次數: 次
軍工六性是軍工行業的通用質量特性。其定義如下:
1)可靠性:
產品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
2)維修性:
在規定條件下并按規定的程序和手段實施維修時,保持或恢復能執行規定功能狀態的能力。
3)測試性:
產品能及時并準確地確定其狀態(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下降),并隔離其內部故障的一種設計特性。
4)安全性:
產品所具有的不導致人員傷亡、系統毀壞、重大財產損失或不危及人員健康和環境的能力。
5)保障性:
系統(產品)的設計特性和計劃的保障資源滿足平時和戰時使用要求的能力。
6)環境適應性:
產品在其壽命期預計可能遇到的各種環境的作用下能實現其所有預期功能、性能和(或)不被破壞的能力。
軍工行業的特點:
軍工產品是在戰爭的復雜環境下中使用的特殊產品,關系到國家生死存亡和興衰,因此世界上的主要大國都不惜投入重金支持軍工產業的發展。我國的軍工產業是伴隨著贏得革命戰爭的需要,在共產黨的直接領導下發展起來的,由國家投入為主,具有非常強烈的垂直管理的傳統。
軍工行業的國家垂直投入保障了軍工產品適應戰爭的需要,專項科研經費為技術突破和發展出軍工六性提供了條件。軍工六性中的每個通用特性都可以形成特定的工程方法。如:可靠性工程、維修性工程....等。這是軍工行業的傳統優勢。
但是國家投入和國家采購,往往使得軍工行業在產品成本方面缺乏現實的壓力,因而在可制造型、成本控制方面的發展動力顯得不足,這也是軍工六性居然沒有包括可制造性的背景原因吧。隨著軍工行業的壯大,這方面的需求肯定會越來越高,軍向民學習可制造性和成本控制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民品行業的特點:
民品主要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要求,并且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作。在此背景下,企業必須獲得相當的利潤才能生存和發展,因此對投資回報率有很高的要求,極致追求性價比。對可制造性、降低生產成本方面具有很高的現實迫切性,因而這方面的能力發展的更好,這是值得軍工行業學習的。因為投入不足,民品行業在六性方面發展較為遲緩,需要向軍工行業學習。
總結:
軍向(xiang)民(min)學習可(ke)制(zhi)造(zao)性、成本控(kong)制(zhi),民(min)向(xiang)軍學習六性(可(ke)能(neng)做法上(shang)要優(you)化調整)。軍民(min)融合,“軍民(min)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xia)誰能(neng)敵”。
智杰(jie)科技7-8月公(gong)開課如下,詳細(xi)課綱請點擊(ji)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