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系統工程實戰
瀏覽次數: 次
【課程概要】
客(ke)戶對產(chan)品(pin)的質(zhi)量(liang)、成本、進度要(yao)(yao)求越(yue)來(lai)越(yue)高,高質(zhi)量(liang)的產(chan)品(pin)開(kai)發成為企(qi)業在新的市(shi)場(chang)競爭(zheng)中脫穎而出的重要(yao)(yao)武器(qi)。但是許多企(qi)業面臨如下困境(jing):
- 需求開發和分析不足,需求模糊或缺失,導致經常更改需求,對進度、質量、費用影響很大。
- 設計方案考慮不周全,偏重考慮功能實現,DFX設計能力不足。
- 評審效果不佳,許多缺陷不能及時發現,到后期尾大不掉。
- 在設計轉換(NPI)階段問題集中爆發,遲遲不能形成批量生產能力,對生產線沖擊很大。
- 設計輸出不完整,進入生產之后大量補文檔或返工。
- 設計驗證的標準不清晰、設計驗證不到位,遺留問題多。
- 產品確認過程很模糊,早期發給客戶的產品存在大量投訴。
- 更改控制不嚴謹,往往導致補丁上打補丁,返工量巨大。
- 不必要的非標設計,導致物料種類惡性膨脹,導致質量問題多、成本高。
本(ben)課程全面闡述(shu)了(le)在(zai)(zai)系統工(gong)程在(zai)(zai)產品開發過程中的應用,極為(wei)簡明有(you)效。獲得(de)參訓企(qi)業和學員的廣(guang)泛好(hao)評。
【培訓對象】
- 研發副總裁、總工程師、研發總監、研發經理、項目經理、系統工程師、研發工程師。
- 工程系統:工程部門負責人、設計轉換(NPI)工程師;
- 質量系統:質量部門負責人、DQA;
- 市場系統:市場部門負責人、客戶經理。
【培訓收益】
公司收益:
- 直接收益:就如何在產品開發中實施系統工程達成共識,為研發變革奠定基礎;
- 預后收益:按照此課程落地實施后將大幅度提升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和研發質量保證水平;
- 延展收益:由于大幅度減少了返工,從而加快了項目進度、降低了項目開發費用和產品成本。
學員收益:
- 掌握研發質量的根本原則—設計控制;
- 掌握如何獲得客戶需求,進行需求分析,建立起明確的用戶需求和設計輸入;
- 掌握如何以系統工程的思維方式考慮所有利益相關方要求,做好設計方案,;
- 掌握如何做好驗證,保證規定的需求得到滿足;
- 掌握如何做好高效的評審,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 掌握如何保證設計輸出的完整性,滿足各個方面對設計輸出的要求;
- 理解如何做好設計轉換(NPI),使設計出來的產品順利實現生產;
- 掌握如何做好產品確認,保證能夠持續地、全面地滿足顧客的要求;
- 掌握如何做好更改控制,保證更改的完整性,避免更改帶來新的缺陷和其他損失。
- 掌握如何實施產品風險管理,保證產品安全可靠,真正發揮預防的作用;
- 如何建立和維護產品平臺,實施基于產品平臺的產品開發。
【課程結構圖】
【課程大綱】(12小時)
1.系統工程概述
1.1.什么系統?系統的定義?系統的相對性?
1.2.產品系統(tong)的三層次模型(xing)?
- 系統的層次結構
- ★案例:某設備的產品層次結構。
- 技術狀態項以及技術狀態文件
- 所謂系統之系統
1.3.撥開質量的迷霧
- 什么是質量?
- 質量與需求的關系?
- 研發質量的特點
1.4.系統(tong)工程(cheng)的(de)作用(yong)
- 技術要素分配功能與集成功能
- 技術流程VS管理流程
- 為項目管理奠定基礎
1.5.產品全生命(ming)周期模型
- 階段的劃分
- 主要的并行工程關系:LPMT、市場、研發、工程、供應鏈、用服、質量、法規。
1.6.產(chan)品開(kai)發生命周(zhou)期的三種基(ji)本型式(shi)
- 預測型
- 適應型
- 混合型
1.7.本課程的目的與框架
2.用戶需求
2.1.產品包與產品包需(xu)求(qiu)
- 用戶需求的開發
- 用戶需求開發的典型場景
2.2.產品需求開發工具
2.3.用戶需求的論證
2.4.項目可行性分析
3.設計輸入
3.1.什么是設計輸入
3.2.從粗曠的開發到高質量開發的轉變
3.3.設計輸入的管控要求
3.4.設(she)計(ji)輸入(ru)的關注要點
- 用戶需求向設計輸入的轉化
- QFD案例分享:吻合器、電動車
- 全面理解設計輸入
- 案例:某公司設計輸入的結構
- 設計輸入的分解模型
- 良好設計輸入的準則
- 管理需求更改
- 案例:產品需求規格說明模板
- 為技術狀態項定義設計輸入
- 風險分析
- 設計輸入VS解決方案
- 游戲體驗
- 有關設計輸入的問題總結
4.設計過程
4.1.各個層次的設計過程
4.2.系統設計的指導(dao)原則
- 不要緊抓著第一個想法一直不放
- 仔細做好前期工作
- 全面地發掘并解決所有相關問題
- 實施風險管理
4.3.系(xi)統方案(an)設(she)計及其(qi)設(she)計決策關注(zhu)要點
- 規定系統與子系統的體系結構:
- 功能層次框圖/構造層次框圖(針對離散系統)及其說明;或總體工藝流程框圖(針對流程性材料)及其說明
- 功能框圖、可靠性框圖。
- 基于產品平臺的設計
- 模塊化與集成
- 中性最大化與差異延遲分析
- 可維護性設計
- 接口設計
- 產品構型
- 自制、外購、復用的決策
- 產品樹框圖及技術狀態項
- 系統如何滿足需求能力的說明
- 總體技術要求(針對組成及其原理)。
4.4.詳細設計(ji)關(guan)注要點(dian)
- DFX設計
- 案例:某設備各類DFX設計準則和指南
4.5.產品系統工程師(SE)的職責
5.設計輸出/集成
5.1.什么(me)是設(she)(she)(she)計(ji)輸(shu)出:設(she)(she)(she)計(ji)輸(shu)出的定義(yi)、設(she)(she)(she)計(ji)輸(shu)出的層次
- 案例分析:《技術要求》是設計輸入還是設計輸出?
5.2.設計輸(shu)出的完整性—四個面向
- 案例:設計輸出不完整的表現和危害
5.3.產品集成過程:產品集成的目的、產品集成的過程、接口更改控制
5.4.設計輸出的管控要求
5.5.開發樣品的評審
6.可制造性驗證——設計轉換
6.1.研發與生產的常見矛盾
6.2.案例:設計轉換困惑的表現
6.3.討論:設計轉換的目的:設計轉換的定義、基本目標、卓越目標
6.4.設計轉化的認識是逐步提高的
6.5.設計轉換的輸入輸出
6.6.設計轉(zhuan)換的管(guan)控(kong)要點:DMR的控(kong)制、關(guan)注(zhu)未經驗證(zheng)的過程、識(shi)別關(guan)鍵與特殊(shu)過程
- 案例:植入式螺釘的生產控制
6.7.設計轉換的主要工程活動一覽
6.8.工程樣品評價的3-4-5模型:3個層級、4個方面、5個因素
7.設計驗證與確認
7.1.驗證與確認相關的概念:調試、測試、驗證、確認
7.2.開發團(tuan)隊與確(que)認(ren)團(tuan)隊活動的異同
- 案例:驗證與確認不良的問題
7.3.測試的分類
7.4.開發與驗證、確認的并行工程
7.5.測試過程
7.6.驗證與確認的關注要點
7.7.驗證與確認的需求分析(xi)
- 示例:產品驗證方案模板
7.8.產品(pin)確認
- 案例分享:產品確認方案/報告模板
8.設計質量保障——高效評審方法論
8.1.低效評審的表現與原因:低效的表現形式、思想原因、方法原因
8.2.評審的價值:某公司問題影響度統計、缺陷放大率、評審收益
8.3.評審管理的成熟度
8.4.高效評審方法論模型
8.5.高效評審的關鍵成功要素:評審策劃、評審文化、評審團隊、設計指南/準則、評審決策機制、評審流程與角色、評審測量分析、評審管理
8.6.合理使用各種審查技術:研討會(含有評審成分的研討會)、審批、會簽、非正式評審、正式評審。
9.更改的控制
9.1.更改控制所遵循的原則
9.2.技術狀態文件—六大專用規范
9.3.規范的形成時機與兩大類更改模式
9.4.更改的細分模式
9.5.更改控制流程
9.6.糾正與糾正預防措施
9.7.沙盤演練
9.8.ECN流程
- 流程
- 關鍵控制點
9.9.供應商(shang)更改控制
- 案例分享:供應商更改控制
9.10.更改策略:問題解決的原則和順序、更改及其驗證范圍、工作量估計、資源安排、日程安排
9.11.更改捆綁的六個原則
9.12.質量信息溝通與問題管理
10.實施基于產品平臺的產品開發
10.1.產品平臺(tai)的概念
- 理解CBB
- 理解共享技術要素
- CBB與優選物料的關系
- 產品平臺
10.2.標準化設計的概念
10.3.有關標準、指南、最佳實踐
10.4.產品平臺管理的(de)核心框架
- 產品平臺的建設和維護
- 產品平臺的應用
10.5.實施標準化設計的效果
11.課程總結
本培訓課程可根據客戶需要,課時和內容均可調整,如有需要,請聯系我們!
學習方式:案例分享、實務分析、互動討論、項目模擬
報名咨詢:, ,微信:
本課程可為企(qi)業提供(gong)內訓,歡迎(ying)來電咨詢!
【回復電郵】